3月7日上午,市委党校(济南行政学院)、市社会主义学院举行2023年春季开学典礼。市委书记刘强出席活动并进行开班授课。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、市委党校(济南行政学院)校长(院长)陈阳主持,市委常委、秘书长李国强参加活动。
刘强在讲话中指出,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新时代实践创新的基础上,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。在2月7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面、系统、深入阐释。我们要全面学习、全面把握、全面落实,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。
刘强强调,要正确理解认识中国式现代化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,打破了“现代化=西方化”的迷思,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。要深入学习领会,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义,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、全体体育彩票 共同富裕的现代化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,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,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,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,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,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。
刘强指出,山东是人口大省、经济大省、文化大省,济南作为省会,有责任、有义务、有条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积极探索、大胆创新,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多年来,建设强省会一直是泉城体育彩票 的孜孜追求,也是历届市委一脉相承的奋斗目标。从十届市委提出打造“四个中心”、建设现代泉城,到十一届市委提出加快建设“大强美富通”现代化都市、谋划推动“东强、西兴、南美、北起、中优”城市发展新格局,贯穿其中的工作主线,都是为了建设与山东强省地位相适应的强省会。经过多年的接续奋斗,在历届市委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上,济南进入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、建设强省会的关键期、机遇期、黄金期。十二届市委进一步明确“勇当排头兵,建设强省会”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推进体系,提出“强、新、优、富、美、高”的奋斗目标,这既是对以往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延续,也是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进一步优化,体现了发展的延续性、稳定性和针对性、时代性。
刘强强调,要加快建设“强、新、优、富、美、高”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。“强”,就是实现综合实力强,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,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能级,不断增强经济实力、内生动力和城市竞争力,重点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、扩大投资和消费、建强载体平台、引领区域协调发展。“新”,就是实现发展方式新,通过创新解决好动力和活力问题,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和模式,重点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、开展高质量“双招双引”。“优”,就是实现城市品质优,把提升城市功能品质,作为现代化强省会建设重要目标和关键抓手,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,塑优城市空间形态,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,努力实现城市精明增长、内涵式发展,重点是有序实施城市更新、持续完善基础设施、着力壮大县域经济、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。“富”,就是实现体育彩票 群众富,着力增加群众收入,提升群众幸福指数,推动全市体育彩票 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,重点是办好体育彩票 满意教育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。“美”,就是实现生态环境美,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、空间格局,重点是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、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。“高”,就是实现治理水平高,建设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的强省会,高水平推进平安济南、法治济南、诚信济南建设,全面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,重点是大力推进法治济南建设、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。
刘强强调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、加快建设强省会是一项开创性事业,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。要紧紧围绕建设强省会中心任务和“强、新、优、富、美、高”具体目标,以动态完善的267项重点任务和1301个重点项目为抓手,用好“突出重点、讲求细节、压实责任、形成闭环”工作方法,大力弘扬“不打糊涂仗、不搞花架子、不当太平官”的过硬作风,始终做到目标明确、思路清晰、措施精准,始终坚持实事求是、问题导向、注重实效,始终保持事争一流的志气、动真碰硬的勇气、开拓创新的锐气,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。
刘强指出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,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坚守党校初心,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坚持党校姓党,坚持为党育才、为党献策,坚持从严治校、质量立校,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,推动党校事业健康发展,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,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更大贡献。
编辑: 吴晓璐